易游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9-098080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
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一般没有肯定的临床意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指骨髓中造出的血小板释放入血以后,看体积分布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如果血小板体积越均匀,大小越一样,分布宽度越低。常见的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降低的疾病,多数都是一些克隆性的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血液系统的克隆性的疾病,单一克隆制造的血小板,血小板的大小往往更均匀,就会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的降低。但是这些分布宽度的变化和血小板计数比较,血小板计数还是具有很明确的临床的意义,在血常规的检查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临床上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还需要综合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常规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所以出现了血小板分布宽度的降低大家不用太紧张,建议到血液科咨询血液科的大夫,根据血常规的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81787次收听

血液五项检查哪些
血液五项检查医学上的全称叫血液检查五分类,血液检查五分类就是常说的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里面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在白细胞计数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检测手段,对白细胞的组成进行分类。白细胞主要可以分为五类常见细胞,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而淋巴细胞比值的升高,往往常见一些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嗜酸细胞在人体患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寄生虫等等的时候常见升高。嗜碱细胞的升高比较少见,一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或者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病人,可以看到嗜碱细胞的比例很明显的升高。单核细胞比例的变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可以看到显著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76849次收听

输血完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输血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两大类:第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也就是一般常说的一些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一些红疹、风团,这和输注的血液中含有一些异体的抗原有关系,这个抗原所继发的一些过敏反应,导致一系列身体变化。第二,溶血性反应,最常见的还是血型错配所引起的溶血性反应。现在临床上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两套血型系统的鉴定,出现血型错配的概率已经很低。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比如长期输血的病人,移植以后出现血清转换的病人,还有一些熊猫血型的病人由于血型不稳定,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错配的问题,导致溶血反应。溶血反应就可以表现为突然的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甚至因为是溶血危及病人生命。除此之外,一些少见的输血的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的特发性肺水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都很低。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75355次收听

D-二聚体偏高是什么原因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反映是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在临床上主要是应用在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诊断。D-二聚体定性检测是阴性,如果进行定量检查应该小于200μg/L。D-二聚体增高或检查的结果阳性,往往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的相关疾病,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另外,当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或者伴有纤维溶解活动的疾病,D-二聚体也会明显升高,常见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等;一些感染、手术、肿瘤方面疾病、组织坏死的情况下也会导致D-二聚体升高;此外一些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会引起D-二聚体升高。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除了诊断疾病外,在临床上,还可以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对于评估溶栓肿瘤效果,对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新形成的血栓方面疾病等,都是有一定帮助的。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下,身体处于形成血栓的高风险状态,此时要尽快进行原发病的确诊,根据DVT评分评分标准来启动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案。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比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或者是服用利伐沙班,对血栓的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已经形成血栓性病变的需要在黄金时间内尽快溶栓肿瘤,并定期复查D-二聚体。
语音时长 02:06

2021-12-30

81505次收听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征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周血细胞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75%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偏高并没有临床诊断意义,如果明显偏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第一,感染性疾病,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如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血常规检查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的明显升高。第二,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三,在应激创伤、重大手术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此外妊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生理性增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61491次收听

02:57
血红蛋白减少怎么办
血红蛋白减少,说明身体存在着贫血的情况,需要进行各项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了解贫血的严重程度,然后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第一,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造成的,如再生障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需要骨髓穿刺明确诊断,常规的是进行化学药物治疗,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第二,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会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这种情况下明确贫血类型后可以积极补充造血的原料,例如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例如可以服用复方三维亚铁口服溶液、二维亚铁颗粒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铁离子的吸收和利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以补充叶酸、铁剂、维生素B12等进行治疗。第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这些贫血和基因突变有关系,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但是可以通过成分输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办法减轻贫血的症状,让血红蛋白尽量提高一些,满足身体的需求。第四,各种出血性疾病造成的出现,如痔疮出血,消化道溃疡、肿瘤出血、女性月结经过多等,此时也会引起血红蛋白减少。这种情况查明出血的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同时可以补充铁剂、叶酸等进行对症纠正。第五,肾性贫血,这种情况和肾功能衰竭有一定关系,此时肾脏合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以外源性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可以同时补充叶酸、铁剂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应该积极治疗肾衰竭的原发病。
03:20
红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红细胞是外周血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位,红细胞偏高一般是指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升高。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计数有性别差异,成年男性参考值是(4.5-5.5)×10^12/L,成年女性是(3.5-5.0)×10^12/L,新生儿是(6.0-7.0)×10^12/L。红细胞计数高于参考值上限就是红细胞偏高的情况。红细胞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血液浓缩后引起红细胞轻度升高,多见于脱水状态的病人,如急性腹泻、大量呕吐、烧伤后或者大出血、手术创伤以后,都可能造成体液丧失过多,此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量会偏高;另外肥胖人群、长期营养过剩的人群,夏天大量出汗后也会出现红细胞计数轻度偏高,这些都可能和血液浓缩有关。此时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基本都是正常范围。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就好。第二,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长期高原居民,可能会出现红细胞代偿性升高,要适应这种长期缺氧的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红细胞过多的现象不予处理。第三,红细胞计数特别高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减少血栓事件发生,口服羟基脲或者联合使用干扰素,采取JAK2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02:57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就是偏低的情况,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9/L被定义为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病毒感染,此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会有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下降,患者往往也存在发热、咽痛、头痛、流鼻涕等流感症状。经过抗病毒治疗一周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时中性粒细胞数量会恢复到正常。第二,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需要做慢性病毒排查,另一种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者干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如丙硫氧嘧啶或者他巴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另外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也可能造成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第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此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患者,伴有中性粒细胞的轻度下降。第四,血液系统的病变,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都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来明确原发病。
01:43
血液五项检查什么
血液五项检查的医学全称是血液检查五分类。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还要对白细胞的组成进行分类。白细胞主要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感染。嗜酸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人体患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寄生虫等等时候。嗜碱细胞的升高比较少见,在一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病人可以看到。单核细胞比例的升高,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可以看到。
02:03
红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红细胞低就是贫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或者红细胞压积的降低,都是贫血的表现。出现红细胞减小要尽快到血液科就诊,看贫血的程度,通过血液系统的详细的检查确定原因。红细胞低的原因有:一,最多见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减少。经过补铁治疗,病人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会迅速的恢复到正常。二,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B12以后,多数可以迅速纠正。三,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些血液病、非血液疾病继发的贫血,引起红细胞的减少。
格列卫的作用是什么
格列卫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可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从而让体内酪氨酸残基不可磷酸化,起到抑制BCR-ABL阳性细胞增殖的作用。也可抑制c-KIT和PDGF-R的活性。
中性颗粒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液检查提示中性颗粒细胞偏高,大多是因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常见的为细菌感染,除此之外,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等也可引起该现象。除了感染性因素,组织坏死、肿瘤、结缔组织病等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偏高,应找出原因后积极治疗。
新生儿血象正常值
新生儿血象正常值是临床上判断新生儿疾病、诊断病情的参考数值。
血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红细胞如若出现偏高的现象本来就是异常的,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是大家也会关心所引发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烧伤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严重腹泻而导致的,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因为患有疾病而导致。
免疫组化检查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免疫组化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检查方法。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