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常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身上。其主要症状是心慌、明显的饥饿感、不受控制的手抖以及出汗等,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改变以及认知障碍,甚至导致抽搐和昏迷。一旦出现低血糖应及时纠正,最大程度降低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进食量太少或没有按时按量吃饭;第二,血糖控制目标过于严格;第三,运动量比较大;第四,肝肾功能不全;第五,喝太多酒,特别是空腹喝酒;第六,自主神经功能发生障碍;第七,呕吐或腹泻等;第八,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该如何处理?
1、补充15克含糖食物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时,第一时间监测血糖水平。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提供15克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可乐或果汁等高糖饮料。
2、15分钟后监测血糖
等15分钟之后再监测血糖,如果血糖还是低于3.9毫摩尔或症状仍然没有好转,那么继续补充15克含糖食物;如果血糖大于3.9毫摩尔,又或是以上症状减轻,那么距离下次吃饭时间应达到一小时以上,着重吃含优质蛋白质或淀粉类食物。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现意识不清晰,还需立即拨打120急救。
低血糖一定会有相关症状吗?
肯定的说,不是每一个低血糖患者都会出现相关症状。血糖水平和下降速度决定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兴奋以及中枢神经相关症状,前者的症状是头晕、手抖、明显的饥饿感、焦虑和出汗以及心慌;后者的症状是神志不清晰、痴呆、抽搐以及昏迷等。然而,老年糖尿病和病程较长的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受到损害,感觉变得迟钝,无法及时感知低血糖相关症状,从而陷入昏迷中,而且易发生在夜间,由于没有及时察觉而威胁生命。因此应增加监测血糖次数,特别是凌晨2~3点的血糖。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不能过度严格控制血糖,特别是老年糖尿病,病程较长,伴有合并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放宽到7.5%以下。低血糖的危害远超过人们所想象的,短短几个小时就会损害神经系统,因此应及时识别且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