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肠胃肿瘤的第三位。结肠癌主要是腺癌、粘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为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以沿着肠壁环境发展,沿着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者深入肠壁,除了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害外,还可以向腹腔内栽培或者沿着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患者等容易感动。
结肠癌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国内外专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其发病起着协同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食物中的粗纤维越来越少,农村患者多吃腌制食品容易发生直肠癌。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饮食中低钙和低维生素D是增加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现在的研究认为,摄取维生素a、c、e与减少结肠癌的发生有关。烟熏、腌制、油炸食品与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另外,食物中的农药污染、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等也会引起直肠癌的发生。
结肠癌症状多样化,看医生
一、初期症状:最初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然后出现排便习惯的变化,如便次增加、腹泻、便秘、便前腹痛。之后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患者经常出现贫血、低热、无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特别是贫血、消瘦。
三、肠梗阻的表现:腹胀、腹痛膨胀、绞痛、便秘、便闭等不完整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的症状。体检显示腹隆、肠型、局部压痛,可闻到亢进的肠鸣声。
四、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末期表现: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扩散转移的表现。
结肠癌如何防治
1、定期检查
对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庭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和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发生变化、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细等。
2、改善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要太细致。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因此,不要吃含有丰富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猪油、牛油、肥肉、动物内脏、鱼等。
3、积极预防肠道疾病,积极锻炼身体
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应尽早处理肠道息肉。大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生化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5种,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正的肿瘤性息肉,是大肠癌前病变,发现大肠有腺瘤时,应治疗,切除腺瘤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良性腺瘤阶段切除,预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此外,要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大便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