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四句话
关键词: #安全感
关键词: #安全感
与第一个与世界有关的婴儿对话是微妙的艺术。婴儿的安全感需要注意,有时无心的话可能会伤害孩子。
让BB没安全感4句话
“妈妈不要你了!”
情景再现: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还大声喝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是许多家长常用的假装抛弃孩子的技巧,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小时候,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安全保障他们的心理,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支持安全感。假装抛弃孩子,孩子认为最可靠的人不需要自己,没有保护自己的人,对幼小的心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被破坏的孩子,行为退缩、敏感、自卑、怀疑、感情不稳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困难等表现。
妈妈从垃圾箱里捡来了。
情景再现: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欢欢妈妈手头很忙,没有时间和欢欢慢慢说明。妈妈从垃圾箱里捡来了。”欢欢妈小时候,她妈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欢声笑语,暗沉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说。
专家分析: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提出从哪里来等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的答案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导致亲子关系产生隔阂,一些孩子整天无聊,因为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孩子的问题反映出逐渐成长,自我意识变强,对生命的来源也开始感兴趣,父母应该用生动科学的回答来满足好奇心。
不听话就打你!
情景再现:在超市,西西继续要求它,父亲不允许,西西屁股坐在地上哭。父亲觉得没有面子,抬起手吓了西西说:听话就打你!”西西不但没止住哭,反而哭得更厉害。
专家分析: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孩子做出种种挑衅的行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会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如果暂时生气无法忍受的话,骂人会宣布失败。
“我说不行就不行!”
情景再现:小丁睡觉前还吵着要吃糖,磨了很久还不肯睡觉。妈妈只好搬出爸爸来说服小丁。爸爸严厉地说:“睡觉前不许吃糖,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子从父”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影响父子关系的建立,还会导致父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的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还会产生孩子的暴力方向。
父母不能轻视孩子的理解能力,应该像成年人一样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