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白血病患者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体内血小板被破坏导致。临床上常见的导致血小板低的原因,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和血小板分布异常。
1、血小板生成减少:主要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的生成减少。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放射治疗、化疗等,对骨髓造血干细胞产生损伤,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主要是因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引起体内血小板被过度破坏。常见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感染性疾病等,如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血小板被破坏过多,引起血小板低的情况;
3、血小板分布异常:常见于脾功能亢进、骨髓病变等情况,引起血小板分布异常。
白血病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淋巴结肿大、牙龈增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紫癜,且皮肤损伤部位难以愈合。如果患者长期无法止血,还可能会发生贫血,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输注血小板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白血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化疗、放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