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口服液由板蓝根、石膏、知母、地黄、芦根、广藿香、郁金、连翘、石菖蒲组成,临床广泛用于防治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口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疾患。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流感病毒为正黏病毒科,属有包膜病毒,是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从潜伏期(一般为1~7d,多为2~4d)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部分症状轻微或无流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d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1.抗病毒口服液在流感中的使用
抗病毒口服液有清热去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改善流感者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寒、咽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等,且有效缩短流感者的退热时间,并改善流感者的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等,同时减轻流感重症者的病情程度。
其与奥司他韦联用于治疗流感时,有助于增强疗效与改善实验室指标。适于流感轻症,症见发热,微恶风,有汗,口渴,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咳吐黄痰,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也可用于未确诊流感病毒感染而有流感样症状者。
治疗流感的最佳给药时间为发病24h内,早期使用效果明显。平素体弱、免疫力低下等易感人群推荐预防用药。
推荐:口服,餐后半小时服用。流感治疗推荐剂量20~30mL/次,每日3次,儿童酌减,遵医嘱(说明书)。疗程3~5d。
此外,抗病毒口服液可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发热,肺胃热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咳吐黄痰、尿黄;上呼吸道感染及流感、腮腺炎、病毒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等见上述证候者。
2.抗病毒口服液使用的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上腹部不适、腹泻、稀便、多便)、头晕、头痛、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如皮疹、红斑疹、皮肤过敏、瘙痒)等。
临床症状较重、病程长或合并细菌感染者,应配合其他治疗药物。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脾胃虚寒泄泻者、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