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粥疗法久盛不衰,沿用至今,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剂型和效果。也就是说,它既有粥的作用,又有药的作用,不同于粥,不同于药。药粥组方灵活,适时选择,适合长期饮食,充分吸收,经济简单,安全有效。因此,受到医生的尊敬,被民间采用。
1、药粥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药粥是药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疗学的方法之一。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识别治疗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处方的原则和药物、食物性能进行选择组合。药粥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药物属性来纠正底腑功能的偏差,通过米粥来补充养胃、矫正药物的不良反应,同药物发挥全部作用,达到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的目的。
一般来说,热性病和素体热的人,选择蒲公英、竹叶、桅杆、生地、芦根、草决明等冷性病和素体虚寒的人,选择干姜、附子、青椒、韭菜、鹿角胶、麻雀、人参、羊肉、羊骨、小麦、面粉、粳米、糯米等热性药和粥。药粥的施用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依据,按照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而运用的。
2、药粥是药食结合,相辅相成
药粥是药物疗法、食物疗法与营养疗法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疗法。药物与谷物相结合,煮成粥,相互使用,相辅相成,得到药物与谷物的双重效果。例如,干姜是中医用于温中散寒的药物,但没有补肾的效果,粳米可以健脾益气,但没有温中散寒的力量,姜和粳米一起煮粥,有补脾胃的双重效果,是治疗脾胃虚寒的食疗良方,生石膏有清热生津的功效,是治疗气热的药物,但生石膏是大辛大寒的产品,容易伤胃,所以用生石膏和粳米煮石膏粥,可以消除气热,不损害胃的缺点。另外,如苁蓉羊肉粥,方中苁蓉是补肾壮阳的中药,羊肉是补脾肾的食物,和粳米煮成稀粥,不仅能增强补肾阳的作用,还能得到温脾暖胃的效果。
3、 药粥注重后天脾胃,治养一体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是中医的名言,也说明中医对脾胃功能十分重视。中医治疗特别重视脾胃气,根据胃气强弱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推测疾病预后的时候,一直认为脾胃没有损伤,什么都不担心,胃气散了,百药难施。说明脾胃功能的强弱对疾病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务人员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药粥治疗的特殊剂型。药粥疗法以补益胃气、保护脾胃为重点,以祛邪治病为己任。药粥的主要食物部分是粳米和糯米,均是极好的健脾补胃之品。正如前人所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4、药粥剂型简便,安全有效
中药剂型有丸、丹、膏、散,这些剂型制作工艺较复杂,处方固定不变,不能灵活组方配药为其不足之处;还有汤剂,虽然应用广泛,但也因药物的异味特性,而致病人难以接受。药粥是从传统汤剂中区别开来的剂型。其剂型简单,单味药可与药和谷一起煮,也可以用几种味药和谷一起煮粥,根据病情和个人的不同,可以灵活合,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适时选择。由于药物或药汁与谷物一起煮成粥,它不仅可以充饥,还可以。它不仅有利于药物成分的吸收,还能制约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应于长服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