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名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热带或气候性横痃、弗莱(Fre1)病,与梅毒、淋病、软下疳一起称为四大性病。
此病由衣原体引起,衣原体分为两类: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有关的是沙眼衣原体。根据血清学反应,沙眼衣原体分为15种血清类型,其中a、b、ba、c4种会引起沙眼,D-K血清类型会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L1、L2、L33种血清类型会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由于这种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衣原体,早在1936年就被日本学者宫川发现,有些人特别称之为宫川小体。LGV遍布全球,最常见于热带地区,但目前全球发病率明显下降,我国也很少见。我国性病监测系统2005年报告389例,近年来报告LGV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报告的病例未经血清学检测或培养证实。
LGV具有不耐热的内毒素,具有耐热性和不耐热性,热性和耐热性不能在100℃下加热。是与鹦鹉热衣原体等共有的抗原。注射LGV至小鼠或猴脑内,可引起动物脑膜炎,接种鸟类脑内则不感染。
感染LGV后,血清中出现补体结合抗体。人是该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侵犯了皮肤和淋巴结。LGV血清型侵袭力强,全身病变多,与其他沙眼衣原体血清型不同,主要局限于粘膜,LGV病原体可侵犯巨食细胞。细胞介导的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限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扩散。即使到了晚期,病原体也可以从感染组织中分离出来。
本病原体抵抗力低,一般消毒剂可杀死。在体外生存2~3天,50℃,30分钟或90℃-100℃,1分钟就可以灭活。70%乙醇,2%来苏,2%氯胺,紫外线和干燥室温无法生存。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偶尔通过污染或实验意外传播。有生殖器初疮、局部淋巴结病、晚期象皮肿和直肠狭窄等并发症。由于化学疗法的广泛开发,该病现在很少见。
主要经性行为感染,LGV发病高峰与性活跃高峰年龄20-30岁一致,本病接触感染率远低于淋病和梅毒,早期表现男性比女性多,而女性往往以后期并发症表现。
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这些衣原体,在特殊的Giemsa染色时,在多核或单核细胞的细胞浆中,呈紫色多面体结构的包裹体,长约4~5ttm,宽约0.125~0.175um,细胞浆外体外的这些衣原体,不耐干燥,不耐热,紫外线和防腐消毒剂都可以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