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生活可以说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各种心理疾病也不断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生活好的同时应对这些情况。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人格障碍。
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的,即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发育、习惯、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精神活动(思考、感情和行为)模式。人格特征可以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体现,也可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例如,脾气温和或急躁,对事物的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格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负责或粗心放任,保守或过激,务实或空谈,放松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家庭心理因素起着主要作用。
1.生物学因素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多名犯罪分子的家庭进行大样本调查,发现多名犯罪分子的亲属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在一些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戚中,人格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容忽视。报告人格障碍者的脑电图异常者的比例比正常人高,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发育影响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精神创伤,对人格发育有重大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常见如下:
(1)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这为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提供了温床。
(2)儿童具有迅速消除恐怖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应具有迅速、强大、良好的习惯性抑制能力,相反,如果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迟缓,习惯性抑制能力就会慢慢变弱。人格障碍和犯罪分子的自主神经功能不正常。建议自主神经反应性低,皮肤电恢复缓慢,作为犯罪者和人格障碍的易病素质特征。
(3)幼儿和青少年期受到虐待,产生仇恨和敌视社会和人类的心理。
(4)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5)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儿童的人格发育影响极大。
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发展到人格障碍。
目前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一般认为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和诱因,一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隐藏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具有共同的素质和环境背景,两者可以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关系。
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联合王国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被诊断为神经症的人,我们可以完全找到病态人格的特征,病态人格的人也可以发现神经症的特征。”“神经症的症状和病态人格的行为都可认为一种反应,一方面取决于素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中压力”“从理论上无法把所谓病态人格与所谓神经症人格区分开来”。Tolle(1996)指出,人格障碍可以表现出大量的神经症反应,许多神经症患者也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症之间没有完全明确的界线。所谓神经症人格是来自心理分析理论,霍尼认为神经症患者是指行为、感情、心理、思维方式不正常的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充满不安,为抵抗不安而建立的防御机制,这就是神经症人格。Jasper认为神经症状是异常人格的人,对应激发的反应,在普通情况下只表现为行为(人格)异常,在应激发生时表现为神经症状。“性格神经症”是指那些与神经症病因相似的人格,其患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症状。Freud推测决定人格发展过程的因素,就是神经症发生的原因。Kolb(1973)指出每一种神经症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结构,这种性格结构通常称之为性格神经症。ICD-9将人格障碍与性格神经症并列。ICD-10未如此。
目前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关系虽然密切,即人格障碍有助于神经症的发生,神经症也有助于人格障碍的形成,而且二者共患的机会较高,但在本质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疾病范畴。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对人格障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在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