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游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人酮体高怎么降

发布时间:2019-12-1964103次播放

视频内容:

糖尿病病人产生酮体是因为糖代谢故障激发的脂肪代谢升高,引起酮体在体内的蓄积导致的,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酮症酸中毒。
脂肪代谢增加,如胰岛素代谢的异常,无论是胰岛素的缺乏,还是其他原因引起胰岛素作用的障碍导致的。如饥饿性酮症,只要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进行足够的热量补充,那么酮体就会逐渐地代谢。如胰岛素代谢异常,要去除病因,在产生酮体之后,最有效的治疗就是补液,通过口服或者是静脉使用液体增加酮体的代谢循环,对于糖尿病患者,酮体的产生最有效的药物就是使用胰岛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胰岛素正常值是多少
体内与葡萄糖浓度有关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而胰岛素更是人类身体中唯一一种可以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所以如果病人出现了高血糖的情况,一般都通过外源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胰岛素的正常值是5-20mU/L,这是正常人空腹基础血浆的胰岛素范围。在进食之后,血浆胰岛素会在30-60分钟之内提高到最高值,为100-200mU/L,但是正常情况下都会在3-4小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检查胰岛素的范围,可以反应出人体内的胰岛素释放功能,对维持血糖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如果胰岛素释放异常或者出现胰岛素抗体、外源性的胰岛素,都会引起血糖的升高或者波动,这对维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有不利影响。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例如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高糖钳夹试验等。
语音时长 01:22

2021-04-19

66575次收听

糖尿病的危害性有多大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都有这种病,就不以为然了,专家说这么想是错误的,糖尿病一旦发生了会给健康事来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到了糖尿病后期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的发生,给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揭秘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揭秘糖尿病的检查方法,糖尿病患者生活中会产生极烦闷的感觉,以至于出现很多的不好的现象,糖尿病的出现让患者的生活受限,糖尿病疾病常使病人休息不好,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振作起来。那么生活中有效检查疾病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足的早期怎么办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而出现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伴有感染的足部的溃破甚至坏疽。一般会出现下肢的麻木,冷凉,刺痛,皮肤溃破,感染,有可能出现下肢的血疱水泡,以及小片的坏死,或者有分泌物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出现这些情况以后,首先需要到内分泌科就诊,首先监测血糖,了解清楚血糖情况,必须严格控制血糖,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还需要查下肢血管彩超,了解清楚下肢血管是否有斑块狭窄,甚至闭塞,如果有这些情况,就需要到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可以提取分泌物,进行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这样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来抗感染治疗,还有就是局部伤口的处理,需要找专业医生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换药等等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3

56525次收听

糖尿病可以献血吗
献血除了可以献爱心,对自己的而健康也有很多好处。正常人适当的献血不仅可以刺激体内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还可以降低血脂的功效。但是对于患有尿病的人群一般是不建议献血的。特别是患有2型糖尿病的,如果是用药期间,会影响血的质量,如果这类人群想要献血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确定没有问题才可以献血。
糖尿病的类型有哪些
糖尿病分为1型、2型、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四类: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糖尿病,伴有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等可诱发疾病的发生,患者伴有HLA-DQ抗原阳性;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性的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属于胰岛素缺乏;特殊类型糖尿病种类较多,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营养不良型、继发性糖尿病、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等;妊娠糖尿病发生于妊娠期妇女,在妊娠期任何时间的糖耐量异常。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30

63057次收听

糖尿病人可以吃蜂蜜吗
蜂蜜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有数据表明蜂蜜里面的主要成分实际上是碳水化合物,就是含糖量比较多,里面含葡萄糖以及果糖,它的含糖量是很丰富的,升糖作用是比较明显的。蜂蜜有一定滋养,美容,通便的作用,味道甘甜,润燥解毒,在保健品中效果较好,可治疗慢性高血压,慢性病,比如说高血压或者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习惯性的便秘。糖尿病病人长时间服用或者大量的服用蜂蜜的话,会导致血糖异常的升高日在一天之内可能有大起大落,那么血糖极不稳定甚至会诱发急性糖尿病的并发症或者是高血糖高渗,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09

64114次收听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饮食从吃多少,饮食多样化,什么时间吃,怎么吃这四个方面来注意。一、吃多少,就是要控制饮食的总量,不能暴饮暴食,增加脾胃的负担。如果平时喜欢吃土豆,红薯这些含淀粉类比较高的食物的时候,要注意主食量适当的减少,另外粥类升糖指数比较高,也要少吃,而且粥类也是要进入主食量的,除非脾胃功能不太好的患者,一般还是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粥。二、饮食的种类就是吃什么,建议糖友饮食要多样化,要均衡营养,但是也要有所选择,如主食,尽量多吃粗粮,增加膳食纤维的一个摄入,水果也可以适量的吃,但水果最好吃含糖比较低的水果。另外蔬菜也是可以多吃的,蔬菜是各种颜色的蔬菜都可以吃一点绿色的,紫色的、黄色的,包括苦瓜、冬瓜、紫甘蓝、胡萝卜、西红柿,肉类尽量吃瘦肉,少吃肥肉。三、什么时间吃,主要是说晚餐要定时定量,晚餐不要吃的太晚,晚餐也不要吃得过饱。有患者喜欢吃水果,建议吃水果和酸奶这些零食,在两餐之间吃,晚餐以后,如果没有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就不要吃太多的零食,水果这些东西。四、怎么吃,建议患者是少油少盐,少吃油炸类或者是快餐食品,尤其是蔬菜,可以吃水煮的蔬菜或者是凉拌的,不要放太多的芝麻酱这些酱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有很多的细则,要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目的主要是维持正常的体重,减轻胰岛的负担和维持整体的健康。
语音时长 02:36

2019-07-15

53060次收听

02:45
酮症酸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原因实际上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停药听信偏方,合并感染以及脱水等原因引起。一、最常见是病人原来打着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突然听信有祖传秘方或者保健品能降低血糖,然后停止进行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者中药的规范治疗,停止治疗后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二、如果本来血糖控制尚可,但是最近合并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出现高烧,也经常诱发酮症酸中毒。三、脱水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的一个原因,如出大汗、患胃肠炎、拉肚子、大吐、大泻或者利尿药用的特别多时。
01:22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如一个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属有糖尿病,那他就容易得糖尿病。另外还有环境因素,是指在后天能量摄入比较多,但是消耗比较少,往往会造成体重比较大,这是后天特别重要的原因。现在人比较长寿,糖尿病人都是分布在中老年,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是指血糖过高,超过了正常标准。
01:57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两个重要原因是人群体重增加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应该对人群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老百姓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控制饮食,要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保持合理的身材、体型。另外要加强运动。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建议每周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锻炼,才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其次应该限盐、戒烟、限酒,要保持心态的平衡,才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从而预防糖尿病。
02:00
糖尿病诊断标准
体检大部分都是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很少关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由此可以看出,诊断糖尿病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的测定。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往往要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不要只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血糖。
01:40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
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这个应该是一个伪命题,只要超过标准了,肯定是糖尿病。但是即使血糖没有达到7.0,但比如说空腹在6.1以上,这部分也是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可能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通过糖耐量试验,还是在进食以后或者是任意时候的血糖。如果超过11.1,还是要诊断糖尿病。所以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可能要看具体的数值和次数。当然有很多病人可能都在问,是不是糖尿病人一定血糖高,实际上在控制理想以后,应该更接近于正常人的血糖水平。所以血糖高,看高到什么值,如果超过诊断标准,显然它是糖尿病。
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是困扰人类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往人们把它称之为“富贵病”,原因是不能多吃,吃能吃“好的”(高热量食物在困难年代称为“好的”食品),吃得越多越瘦。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疾病,是人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肥胖所致,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
是指肢体大、中、小动脉硬化性狭窄或阻塞而言。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并无组织病理学的差别,但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更高,年龄更小,病变发展较快,病情较重,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