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游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可诱发癌变

发布时间:2020-11-2055403次浏览

胆囊息肉男性患病多于女性,胆囊息肉不仅发病率很高,其癌变机率也是相当高的。胆囊息肉有两种分类,即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如果是真性息肉,就是癌变前兆,与胆囊癌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又称肿瘤性息肉。

1、胆囊息肉4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蔽性较强,不易察觉,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较明显,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8.15%患者癌变。

2、胆囊息肉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胆囊单发性息肉多为乳头状腺瘤、单纯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引起的腺肌增生病,这三种息肉癌变的机率均较高有5%左右。

3、多发性息肉多数是由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所以单发性息肉的癌变可能性较大,对患者的危险性也大。

相关推荐

分享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如何通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患者女,34岁,2年前体检时发现患有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进行诊疗,大概一周前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呈间歇性,偶尔向后背部放射,为进一步诊疗就诊于我院。
白领不吃早餐引发胆囊息肉
某公司的白领小陈,由于每天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加班和公交车上,长期为了赶时间而漏掉了早餐。在单位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胆囊息肉,由于畏惧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服用金龙舒胆胶囊预后效果明显。
胆囊息肉什么情况下用手术治疗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其实对本病并不了解,有些患者在发病初期通过网络查找了一些信息,很多夸大胆囊息肉危害的信息,给患者在无形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胆囊息肉,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需有什么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如果不严重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地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肉,严重者甚至需要摘除整个胆囊。
胆囊息肉癌唾液传染吗
癌变是胆囊息肉对人体最大的威胁,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有着密切关系,大约百分之零点五~百分之一的胆囊息肉可并发胆囊癌。年龄超过50岁、息肉大于2cm、有肿瘤家谱、胆囊壁厚大于1厘米、胆囊呈瓷器样改变这些都被看作胆囊癌高危因素。什么是胆囊息肉癌?胆囊息肉癌唾液传染
02:40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自愈,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判定它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尤其在妊娠的妇女中,早期会有胆汁淤积、淤胆的表现,等妊娠结束之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胆固醇性息肉是可以自愈的。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愈的,因为这种息肉是由细胞成分在胆囊黏膜层发生发展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它癌变的风险,临床上对于这类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大部分临床中心是将这种息肉以一公分为界,如果超过一公分就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也不是绝对。需要根据息肉B超下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没有合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没有合并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考虑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胆囊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小及无症状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做个腹部彩超检查。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以上需要采取手术切除,可以采取腹腔镜下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或者采取开放性手术切除胆囊。术后在饮食上不要吃过于油腻大的食物,清淡饮食为主。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无不适的症状,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类似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及饱胀不适,其次进食后可以出现不适感加重。如果伴有结石,可以出现胆绞痛的症状,但是胆囊息肉可以出现癌变,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大大提高。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27

60070次收听

胆囊息肉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另外一定要早上要养成吃早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胆汁经过一晚上的代谢以后,在胆囊里是高度浓缩的状态,正常时间吃早餐以后整体会把浓缩的胆汁排到肠道里去,对胆囊内膜的刺激就会减少。胆囊息肉是常见胆囊的良性疾病之一,胆汁刺激胆囊内膜引起慢性炎症的刺激。这种息肉叫炎性息肉,也是胆囊息肉里面比较常见一种原因。为了预防这种息肉不断的长大,平时饮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首先要保持清淡饮食。生了胆囊息肉的患者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如说油炸的食物,年轻朋友喜欢油炸食物,再喝点冰啤酒等等,这些都会刺激胆囊息肉不断的生长。如果不吃早餐的这样高浓度的胆汁在胆囊里经过一夜的浓缩以后,对胆囊内膜的刺激就会加大,如果有胆囊息肉的时候刺激会促进胆囊息肉的继续长大,所以要按时按点的正常饮食,要尤其注意清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油煎油炸等这些食物,所以说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以后也能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或者是减缓的进展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58129次收听

胆囊息肉吃哪种药
胆囊息肉不需要使用药物,需要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对于胆囊息肉治疗,目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不会建议患者吃药。因为无论服任何药物都无法阻止胆囊息肉的生长。息肉直径小于一厘米不需做任何治疗,的每半年到三个月复查一次B超,动态监测胆囊息肉大小的变化。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一厘米需要手术切除。胆囊息肉患者不要随便吃药,目前市面上也没有针对胆囊息肉的药物。
语音时长 02:06

2019-12-17

62130次收听

03:27
胆囊息肉原因
导致出现胆囊息肉的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和炎症。胆囊息肉病变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在饮食方面过多食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因素考虑以下几种:一、若患者饮食没有规律,尤其不吃早餐,胆汁滞留时间过长刺激胆囊壁形成息肉。二、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使胆固醇增高。三、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胆固醇沉淀,从而形成胆固醇息肉。
03:07
胆囊息肉症状
胆囊息肉症状有吃饭后上腹胀痛、隐痛或不规律性右上腹不适。经常呕吐、胃部不适,剑突下疼痛。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胆囊息肉是多发性的。合并有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吃饭后上腹胀痛、隐痛或不规律性右上腹不适。有的病人不觉得疼,会经常呕吐,右肩背部的放射性疼痛。表现为胃部不适,剑突下疼痛。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引起的
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生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不吃早餐、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有关系。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固醇的结晶,因为胆汁里面含有胆固醇、胆酸和胆盐,这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沉积,就是常见的胆固醇的沉积。胆固醇沉积一种是绝对值升高,也就是它的浓度过大导致的沉积。还有一种是三种物质的比例失调导致的沉积。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因为胆汁是从肝脏分泌,由胆囊进行储存和浓缩。经过一夜的时间后,胆囊里面实际上储存了大量胆汁,而且已经经过浓缩。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停留的时间又多出四五个小时,所以这部分人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本身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容易得胆固醇性的息肉。还有少部分病人是真正的胆囊息肉,这种息肉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理过程,和饮食并没有什么关系。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07

56691次收听

01:30
有多个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如果患者患有多发的胆囊息肉,以胆固醇性的息肉,比较多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也需要警惕混合性息肉的出现。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或者是CT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多发的胆囊息肉,大多数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胆固醇性的息肉,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以及析出,从而导致胆固醇结晶的形成。胆固醇性的息肉,在一般情况下,较为常见。而混合性的息肉是指,既有腺瘤性的真性息肉,又有胆固醇性的假性息肉。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多发性息肉就一定是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如果忽略腺瘤性息肉存在的可能,就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如果发现有多个胆囊息肉,就应该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针对具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
01:56
胆囊息肉样病变要手术吗
少数胆囊息肉病例可发生癌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有直径超过1cm;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直径大于2cm者。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如无以上情况,也无临床症状,则不需手术治疗,应每6~12月超声检查一次,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如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存在上述恶变危险因素,而且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行手术。胆囊腺瘤是一个癌前病变,有1/20的几率在几年内会发展成肿瘤,所以这部分病人也建议做手术。
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囊息肉有两种,胆囊息肉一个是真息肉,是胆囊壁长出了一块息肉一样的东西。还有一种息肉,是在超声底下看着像息肉,但不是真息肉,是结石的早期胆固醇的沉积。沉积到一定程度,堆在一起,通通叫胆囊息肉样变。这类实际上是结石的早期。两者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1:07

2018-06-29

6019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