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急性乙型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经过保肝、对症及支持治疗在1~4个月内完全恢复,6个月内HBsAg消失,抗HBs出现。但是,妊娠期间发生急性乙型肝炎后,慢性化的比率高达18.2%,明显高于非妊娠急性乙型肝炎4.6%的慢性化比率。这可能因为妊娠期间母体为了容忍胎儿来自父亲的抗原,细胞免疫功能减弱,免疫耐受性增强,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
近年来已有少量使用拉米夫定或替诺福韦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病毒和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报道。结合这些文献报道,我认为,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使用拉米夫定或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的适应证应该是:
①有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伴有HBV DNA复制≥ 4 log10 IU/ml,且没有下降趋势者;
②持续HBV DNA高复制≥ 6 log10 IU/ml,有慢性化可能者;
③妊娠晚期HBV DNA高复制≥ 6 log10 IU/ml,母-婴垂直传播风险较大者。
如何阻断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相同: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 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由于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的母亲体内HBV DNA水平一般低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实施上述主动+被动的母婴阻断措施后绝大多数可以阻断成功。所以,得了急性乙型肝炎的妊娠母亲不要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