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游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嗳气

发布时间:2020-03-3058516次浏览

概述

简介:

嗳气,又称噫气病,是以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而发出声音,声长而缓,且常伴嗳腐气味,食后多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就诊科室:

中医科、消化内科

临床症状:

嗳气之声沉长,不似呃逆之声短促。多见于饱食之后,常伴见胃脘饱胀、食欲不振、胃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流行病学:

普遍高发,无明显发病人群,一般以脾胃虚弱人群发作较为频繁。

治疗原则:

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

严重性:

日久失治或误治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有消化道出血等危险,还可能存在消化道肿瘤,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病因

病因:

嗳气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之邪,寒气客胃,致使胃气上逆,也可导致嗳气。

2、饮食不节:进食太快、偏食生冷水果或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损伤脾胃,宿食内停,胃气上逆至喉咙,发出嗳气之声。

3、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嗳气发生。

4、久病体虚: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或大病初愈,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耗伤胃阴,脾虚气逆,发生嗳气。

症状

典型症状:

嗳气本身即为一种症状表现,其典型特点是由喉发出声音,声长而缓,且常伴嗳腐气味,饱食后多发。

其他症状:

嗳气发作时,常伴有胃脘饱胀、满闷,恶心,呕吐,吞酸,纳差,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诊断

诊断依据:

1、一周之内嗳气反复发作。

2、常伴有酸腐气息,食后多发;还常伴有胃脘满闷,恶心吞酸,纳差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

相关检查:

嗳气是一种症状,中医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诊疾病;西医主要是通过胃镜等常规检查手段帮助寻找病因,诊断疾病。

1、望闻问切:

(1)望:观察可见患者面色无华,神情疲倦,或舌淡苔白,或舌苔黄腻。

(2)闻:可听到患者自喉咙发出的声长而缓的嗳气声;可闻到患者嘴里散发的酸腐气味。

(3)问:询问患者既往史,多有着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病史。

(4)切:脉象或为沉迟脉,或为滑脉,或为弦脉。

2、胃镜检查:如胃镜下见胃黏膜有充血、水肿等,可考虑为胃炎;如镜下见胃部有溃疡、糜烂等,可考虑胃溃疡等;如镜下见有肿物,考虑胃息肉、胃癌等,需进行活检,进一步确诊。

鉴别:

嗳气与呃逆鉴别:两者均为胃气上逆所致,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嗳气乃胃气阻遏,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有嗳腐气息,食后多发,与喉间气逆而发出的呃呃之声不难区分。在预后方面,嗳气只是胃肠疾病的症状,与疾病预后无明显关系,而呃逆若出现于危重病人,往往为临终之兆,应予以警惕。

治疗

治疗方针:

嗳气是胃气上逆所致,故其治疗原则以和胃降逆为主,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加针灸等方法辅助治疗。另外还可以通过喝温水、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过饱等方法缓解。

日常护理:

1、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客胃,加重病情。

2、起居有常,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3、适当运动,如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等。

4、日常观察有无呕吐,大便情况等,能帮助医生采集辩证信息,及时调整用药。

药物治疗:

1、保和丸加减:(1)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各种饮食积滞;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散结以助消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2)适应症:适用于因饮食失节,暴饮暴食,食积内停,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导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大便泄泻之证。(3)用法:口服。(4)禁忌:体虚无积者禁用,孕妇和哺乳期慎用。

2、星夏栀子汤加减:(1)常用药:天南星,半夏燥湿化痰;石膏,栀子清热泻火;香附理气。(2)适应症:适用于胃有痰火而嗳气者。(3)用法:水煎服。(4)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3、柴胡疏肝散加减:(1)常用药:柴胡,香附,川芎疏肝解郁行气;陈皮理气行滞和胃;枳壳疏理肝脾;芍药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药性。(2)适应症: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嗳气者。(3)用法:水煎服。(4)注意:本方芳香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

4、养中煎加减:(1)常用药:人参,山药,白扁豆,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嗳腐气滞者,加陈皮或砂仁,理气健脾。(2)适应症:适用于中气虚寒,伴有嗳气,为呕为泄者。(3)用法:水煎服。(4)禁忌:胃火旺盛者慎用。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治法:和胃降逆。

(2)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3)配穴:食滞胃肠加内庭穴;肝气犯胃加太冲穴、期门穴;脾胃虚弱加脾俞穴、胃俞穴。

(4)注意事项:针灸时不要乱动,避免弯针、断针;放松心情,避免肌肉过度紧张增加进针难度。

饮食

饮食建议:

1、饮食有节,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

2、可适当进食山楂、鸡内金助消化。

3、适量食用山药、莲子、扁豆、芡实、薏米等药食两用之品可调理脾胃。

4、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可适度选择食用猪肚、羊肚、鸡胗、鸭胗等动物内脏。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不洁、难消化之物,不可进食过快,以免损脾伤胃。

2、忌食辛辣醇酒、荤腥油腻之品,以防刺激脾胃。

预防

预防: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勿急躁易怒或忧思伤悲,调畅情志,减少情志失调对脾胃的影响。

2、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客胃。

3、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坚持散步并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等。

相关推荐

04:19
慢性胃炎怎么治疗才能彻底治好?
彻底治愈慢性胃炎,首先要判断是否有明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若Hp阳性,需要通过四联疗法进行HP病因根除;然后要对慢性胃炎的病症进行治疗,要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更要从根本上改善胃黏膜的病理状态,以达到治愈效果。
慢性胃炎可不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
慢性胃炎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的,慢性胃炎指的就是的胃粘膜发发生了一些炎症的改变,通常情况下都和的这种不良的一个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在饮食方面的话,可以通过改善的一个饮食结构,多吃一些软烂,易消化,优质蛋白的一个摄入,这样的情况就可能会保护的胃黏膜。另外的话需要减少一些像是凉的、辣的,刺激的,以及咖啡,奶茶,浓茶,这样的食物可以减少胃酸的一个分泌,来降低胃酸对胃粘膜的一个刺激,而达到一个保护胃粘膜的一个作用,也可以来治疗的慢性胃炎。另外除了饮食结构,吃东西也要放慢速度,少食多餐要保证一个八分饱,餐后要进行一个缓慢的一个散步,或者一些非常少食多餐,放慢进食的速度,减少暴饮暴食,这样也是减少胃粘膜的一个刺激,从而达到保护胃粘膜这样的作用,来来缓解的慢性胃炎。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64716次收听

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我们每天都有吃饭,这里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离不开胃这个器官。所以呢,但胃出现了毛病的话,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带来很多的不良影响。一个疾病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治疗一个疾玻下面就来介绍慢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胃炎药物治疗
概述:慢性胃炎怎么说呢,其实就是因为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一般慢性胃炎的患者会感觉食欲不振,吃不下东西,想要呕吐。接下来就来介绍介绍慢性胃炎患者的用药。经验:如果您感觉到腹痛,有些时候还是那种无规律性的,并且常常有这种感觉,尤其
早上反胃是什么病导致的
早上反胃可能是慢性咽炎的表现,该病患者还会有咽部有痰咳不出咽不下等问题,且病情反复难以治愈。也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该病还有嗳气、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不良症状。另外,慢性胃炎也会引起早上范围,还会出现腹痛、下痢、、胃扩张等现象。
慢性胃炎患者如何预防保健?
任何一种胃病都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慢性胃炎当然也不例外了。慢性胃炎患者只有做好平时的预防保健工作,才能恢复得更快。可是很多人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预防慢性胃炎,加上一些人不良的因素习惯,长此以往就得了慢性胃炎。那么慢性胃炎患者到底该如何预防保健呢?一起往下看。首先慢性胃炎患者在生活中要避免一些有害
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慢性胃炎并没有特别特异症状。有患者就没有症状,有患者会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可以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等。这种疼痛可以是这种隐痛,也可以是一种钝痛,或者是烧灼痛,这些都有可能出现。或者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胃胀、打嗝等表现,这也都是可以出现。需要大家注意一点就是慢性胃炎症状和内镜下看到慢性胃炎轻重程度,其实并不是平行。也就是说不能说因为患者没有症状就一定不是慢性胃炎,尤其就是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更应该注意,如果一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就算患者平时没有症状,也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1:04

2020-03-19

59124次收听

慢性胃炎怎么得的
慢性胃炎的病因学很多,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后,这个对我们慢性胃炎的病因学,是理念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好多患者,如果是慢性胃炎,查了幽门螺杆菌是阳性之后,给予Hp的根除,往往会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第二,就是长期的、慢性的一些刺激,比如说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是慢性胃炎比较常见的原因;第三就是药物,有一些中老年的患者,因为其他疾病的原因,而不得不长期的服用一些药物,比如说阿司匹林、波立维、保泰松,这个药物也会引起慢性胃炎;第四就是口腔咽部的慢性的感染;第五就是动力学的原因,往往中老年人患者如果是动力不太好,他可能会合并胆汁的反流,或者是胃肠蠕动的减慢。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我们X线的一些刺激,比如说患者在做放射性的治疗,另外就是情绪的变化,比如说家庭中有重大的变故,在如果说患者合并有癔症类疾病,往往也会合并有慢性胃炎,或者有慢性胃炎相关的这些症状。
语音时长 01:46

2020-03-18

61713次收听

慢性胃炎患者吃什么养胃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有上腹部饱胀,反酸,嗳气,上腹部疼痛,烧心等一些症状。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是和饮食有很大一部分关系,不规律饮食,进食刺激性的食物或者腌制的食物均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慢性胃炎患者养胃方法如下:规律饮食,保护胃肠道功能;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减少摄入油、脂类食物,多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粗粮、白面、蔬菜等。食物温度适中,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碳酸饮料、茶等,可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多摄入五谷杂粮,如小米粥、白米粥,可对肠道起到保养作用。小米粥在胃黏膜内侧,内壁如形成保护膜,经常喝粥为养胃的好方法。避免从冰箱中取用以后直接食用,不要应用过于寒凉、糖分过大的水果,避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病。
语音时长 01:46

2020-03-17

61688次收听

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具体如何治疗,首先要确定哪一种胃炎,其次,需要注意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对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治比较容易,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话,治疗相对比较麻烦。首先,需要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Hp阳性的话,一般是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个抗生素+铋剂)杀菌治疗,10~14天为一个疗程,Hp阴性的话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增加胃动力等等,萎缩性胃炎比较难根治,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定时定量或者少量多餐,尽量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30

67577次收听

02:46
慢性胃炎应该怎样预防
慢性胃炎的预防主要从生活饮食和药物调节来进行。生活饮食上首先要避免容易伤胃的因素,如过度紧张、经常劳累、长期大量的饮酒、喝浓茶、吸烟、喝浓咖啡,这些烟、酒、咖啡因都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上皮的修复,所以要避免这些的不良的生活因素的刺激;长期大量食用腌制类的食品也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建议尽量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另外还需要进行药物预防,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相关性之后,给予积极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症状会有积极改善。如果诊断成为慢性胃炎,而且症状很难缓解,建议前往医院吹气,检查幽门螺杆菌,以便给予积极的根除,大概80%的患者可以达到疾病的根除,症状得到缓解。
02:51
慢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慢性胃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以及缓解胃黏膜炎症反应。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胃的动力。抑制胃酸分泌主要包括H2受体阻滞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包括法莫替丁,效果很好,还有以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针对明显的腹痛、反酸、烧心,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太适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另外保护胃黏膜的包括铝碳酸镁、铝镁加、膜固思达。另外如合并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往往可用动力药物,如吗丁啉或瑞琪。内镜下治疗的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基础之上合并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以进行内镜下的黏膜切除术,以防止成早期或中晚期胃癌。
01:28
慢性胃炎怎么食疗
慢性胃炎食疗:第一,慢性胃炎患者饮食应该避免粗糙、油腻、过辣、过热、过冷食物,减轻对胃黏膜刺激。第二,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烟熏腌制食物,以减少食盐摄入量。第三,药食同源,平时饮食中应该吃一些温热、稀软、易消化食物,可以进食粳米粥、扁豆粥、山药、芋头等一些健脾益气、药食同源食物。第四,慢性胃炎患者平时应该注意规律适量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吸烟、不嗜酒,减轻生活工作中压力、不要熬夜、按时服药等。
慢性胃炎是什么症状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出现的一种炎性病变,比较难治疗,慢性胃炎会出现的症状也有很多,一定要好好了解清楚,像全身症状,体征改变,便血以及消化道症状等等,一定要注意正确饮食调节,注意酸碱平衡,也可以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
01:30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应该根据分类来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浅表性胃炎,它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给予一些抑酸或者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我们常用的抑酸药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者奥美拉唑等。它可以抑制酸的分泌来保护胃黏膜。另外还有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像铝碳酸镁、复方铝酸铋。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胃黏膜的损伤。这些都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些药物。而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除了上述药物之外,还建议患者应用一些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防止癌变的一些药物。比如大蒜素或者猴头菌菇。